车辆工程专业以汽车及配套产品研发、制造为目标,围绕汽车“电动化、智能化、网联化、共享化”新四化技术变革方向,强调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,培养掌握汽车工程领域前沿知识和技能的人才。毕业生具备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设计,智能汽车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技能。毕业后可在新能源及智能汽车相关领域从事研究、制造及测试等工作,也可在大中专院校及科研院所从事教学、科研工作。
车辆工程专业建设有汽车类专业,建有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,建有车联网与网联汽车应用研究实验室1个,省级虚拟仿真实验室1个;与成都客车有限公司建有车辆实验测试共享实验室1个,省级一流课程1项。教学条件和实验条件完全能满足各门课程实验开出的需求。我校发起成立了成渝汽车后服务产教联盟,联盟中包括成渝地区部分主要汽车整车制造企业,如重庆力帆、北汽银翔、成都客车厂等;汽车零部件重要生产企业包括重庆平伟、成都宏明双新等。联盟企业能满足学生的专业生产实习需求。学校在科技厅备案“四川成渝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”,技术创新联盟能够有效保证学生专业教育的合理性和前瞻性。
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名,其中教授1人,副教授2人,讲师4人,助教1人;外聘教师3人,外聘教师中具有高级及以上职称3人。自有教师中,博士3人,硕士5人;高级及以上职称占比37.5%,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100%,专任中双师型占比50%。师资力量雄厚、教学梯度合理,是一支教育理念先进、师德高尚、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、专兼结的教师队伍。
1) 教师科研情况
近三年,本专业教师参与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,到款额30余万,参与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2项,厅级项目3项,横向科研课题5项。发表科技论文10余篇,专利及软著10余项,教改论文5篇。
2) 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及竞赛获奖
带领同学申请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1项,省级创新创业项目4项。
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国家级3等奖;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国家级3等奖;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国家级3等奖,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国家级3等奖1项,省级特征奖1项,省级二等奖2项,三等奖1项。